儿童骨折手术风险高吗

儿童骨折手术风险通常较低,但需结合骨折类型、部位及患儿身体状况综合评估。儿童骨骼再生能力强,多数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仅严重移位、关节内骨折或生长板损伤需手术干预。
儿童骨折手术风险主要与麻醉反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概率相关。现代小儿骨科多采用微创技术,如弹性髓内钉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口仅几毫米,术中出血量极少。麻醉前会全面评估心肺功能,采用短效麻醉药物,术后苏醒快。儿童代谢旺盛,软组织血供丰富,切口愈合速度是成人的两倍,术后感染概率不足百分之一。针对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复杂病例,术中可能需联合超声引导避开生长板,术后配合石膏外固定减少二次移位风险。
特殊情况下如病理性骨折、成骨不全症患儿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手术风险会相应增加。病理性骨折因骨质异常需延长内固定范围,可能影响邻近关节活动度。凝血功能障碍患儿术中需输注血小板,术后需监测深静脉血栓。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对麻醉药物代谢慢,需降低剂量并延长监护时间。这类情况术前需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方案,家长应配合完成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术前检查。
术后应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跑跳活动。饮食多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奶酪,配合维生素D滴剂促进骨痂形成。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线模糊程度,内固定材料通常无须二次手术取出。若发现患肢肿胀加剧或皮肤发紫,需立即返院排除血管危象。多数儿童术后三个月可完全恢复运动功能,不会遗留生长发育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