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紧急处理原则

儿科编辑 医言小筑
0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小儿

小儿骨折的紧急处理原则主要包括固定患肢、避免移动、冷敷止痛、及时就医等步骤。骨折可能是跌倒、撞击、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家长立即采取正确措施并尽快送医。

1、固定患肢

使用夹板、硬纸板或绷带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关节活动。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上下相邻关节,如小腿骨折需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固定时松紧适度,避免压迫血管或神经。不可强行复位,避免二次损伤。

2、避免移动

家长需保持患儿平卧,减少骨折端移位风险。搬运时用硬质担架或门板,保持脊柱轴线稳定。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多人平移搬运。禁止拖拽患肢或让患儿自行行走。

3、冷敷止痛

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缓解疼痛。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不可热敷或揉搓患处,可能加重出血和水肿

4、开放伤处理

若骨折端刺破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按压或冲洗。外露骨端不可强行塞回,防止感染。伴有大出血时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记录使用时间,每隔1小时放松5分钟。

5、及时就医

所有小儿骨折均需急诊拍片明确类型。医生可能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等方式治疗。复杂骨折需手术干预,如股骨干骨折常用弹性髓内钉固定。

骨折后2-3周需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恢复期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进食牛奶、鱼类、豆制品。避免剧烈运动直至骨痂形成,上肢骨折愈合需3-6周,下肢需6-12周。家长应监督患儿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