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咽痛、拒食、口腔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具有较强传染性。
患儿通常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持续2-4天。发热可能伴随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
咽部剧烈疼痛是典型表现,患儿常因疼痛拒绝进食和饮水。检查可见咽峡部充血水肿,伴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家长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医生可能开具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利多卡因凝胶局部缓解疼痛。
由于口腔疼痛,患儿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食欲下降和喂养困难。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严重拒食可能导致脱水,必要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发病1-2天后,咽峡部、软腭等处出现直径1-2毫米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这种病变通常7-10天自愈。家长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
部分患儿可伴有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触痛明显。这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通常随病情好转逐渐消退。家长应避免按压肿大的淋巴结,若持续肿大超过2周需复诊排除其他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家长需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餐具、玩具应单独消毒。饮食以温凉、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康复。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嗜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疾病恢复期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一般2周内避免入园或入学,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