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怎么检查出来

关键词: #脑梗塞
关键词: #脑梗塞
脑梗塞可通过头颅CT、头颅MRI、脑血管造影、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方式检查出来。脑梗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引起。
头颅CT是诊断脑梗塞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够快速区分脑梗塞与脑出血。发病早期可能显示脑组织密度减低,24小时后可见明显低密度梗死灶。对于超急性期脑梗塞,CT灌注成像有助于评估缺血半暗带。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孕妇应告知医生。
头颅MRI对脑梗塞的检出率高于CT,特别是对于脑干、小脑等部位的微小梗死灶。弥散加权成像可在发病数分钟内显示缺血病灶,灌注加权成像可评估脑血流情况。检查时需要保持静止,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闭塞或畸形。通过股动脉穿刺注入造影剂,动态观察脑血管形态。检查前需进行碘过敏试验,术后需压迫穿刺点并卧床休息。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
颈动脉超声可评估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性质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查无创、便捷,适用于筛查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检查时需暴露颈部。对于重度狭窄患者,可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经颅多普勒超声通过颞窗检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评估脑血管狭窄或痉挛情况。检查无辐射、可重复进行,适用于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检查结果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需结合临床判断。
脑梗塞患者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避免情绪激动。恢复期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