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怎么预防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2次浏览

关键词: #脑膜炎 #新生儿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通过规范产前检查、严格无菌分娩操作、母乳喂养、避免接触感染源、及时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该病主要由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严重时可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

1、规范产前检查

孕妇需定期进行B族链球菌筛查,若检测阳性应在分娩前4小时接受抗生素治疗。产前超声检查可排除胎儿先天畸形,降低分娩时感染风险。妊娠期控制血糖和血压能减少早产概率,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感染。

2、严格无菌分娩操作

医疗机构需对产房环境严格消毒,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或产妇发热时,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用无菌巾包裹,脐带处理需使用消毒器械。

3、母乳喂养

初乳中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可帮助新生儿建立肠道免疫屏障。母乳喂养能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间接预防菌血症导致的脑膜炎。母亲哺乳前需清洁乳头,乳汁挤出后室温存放不超过4小时。

4、避免接触感染源

新生儿应远离呼吸道感染患者,探视人员接触婴儿前需洗手消毒。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发热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奶瓶、衣物等用品需每日煮沸消毒,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

5、及时接种疫苗

按计划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可预防相关病原体感染。早产儿需根据校正月龄补种疫苗,免疫缺陷患儿可咨询医生使用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疫苗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有无过敏反应。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洗头颈褶皱处。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喂养情况和体温变化,出现拒奶、嗜睡或前囟膨隆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居家环境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50%-60%。照料者需修剪指甲避免划伤婴儿皮肤,更换尿布时从前向后清洁会阴部。早产儿出院后应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评估,发现运动或认知落后及时干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