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血糖和血浆血糖的区别

关键词: #血糖
关键词: #血糖
全血血糖和血浆血糖的主要区别在于检测样本来源及数值差异。全血血糖检测的是未经处理的全血中葡萄糖含量,血浆血糖则是通过离心分离血浆后测得的数值,后者通常比全血血糖高约11%。
全血血糖检测直接使用指尖或静脉采集的血液样本,包含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葡萄糖部分会被红细胞吸收,因此测得值偏低。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常用于便携式血糖仪的快速监测,但易受红细胞压积等因素干扰。血浆血糖需将血液样本离心去除血细胞,仅保留血浆部分进行检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循环系统中的葡萄糖浓度,是实验室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由于血浆占全血体积的55%-60%,且红细胞不参与稀释,血浆血糖数值稳定高于全血血糖。
临床中空腹血浆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而全血血糖正常范围约为3.3-5.5mmol/L。诊断糖尿病时采用血浆血糖标准,若使用全血血糖仪筛查异常结果需通过静脉血浆检测确认。两种方法各有适用场景,便携式血糖仪便于日常监测,但调整胰岛素剂量等关键决策应以血浆血糖为准。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静脉血浆血糖检测校准家用血糖仪,避免因检测方法差异导致误判。监测血糖时应记录检测方法类型,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以便准确评估病情。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等需精确控糖的情况,优先选择实验室血浆血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