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鼻子不通气是怎么回事

宝宝鼻子不通气可能由鼻腔分泌物堵塞、过敏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鼻腔异物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鼻腔、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腺样体切除术、异物取出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婴幼儿鼻腔狭窄,鼻黏膜分泌旺盛,干燥的分泌物易形成鼻痂阻塞鼻腔。表现为呼吸时发出呼哧声,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家长可用生理盐水喷鼻软化分泌物,再用吸鼻器或棉签轻柔清理。避免强行掏挖损伤鼻黏膜。
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鼻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伴鼻塞。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建议定期清洗床品,减少接触毛绒玩具。
病毒感染引起的鼻咽部炎症常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多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短期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缓解鼻塞,配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感冒症状。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鼓励多饮温水。
反复感染或过敏导致的腺样体病理性增生,会引起持续性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时可能出现打鼾或呼吸暂停。轻度肥大可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重度需行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建议侧卧睡眠减轻症状。
幼儿玩耍时误塞入豆粒、纸团等异物,会导致单侧鼻塞伴脓血性分泌物。家长切勿自行掏取,应立即就医通过前鼻镜检查定位,使用异物钩或负压吸引器取出。平时需将小物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哺乳期婴儿鼻塞时可抬高床头30度,喂奶前15分钟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护理。避免接触二手烟、香水等刺激性气味。若鼻塞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青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引发的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