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大人重复发烧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药物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肿瘤筛查、调整用药等方式治疗。
细菌感染是导致重复发烧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寒战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往往伴随白细胞升高和C反应蛋白增高。
流感病毒、EB病毒等感染可能导致反复发热,通常伴有咽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使用奥司他韦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间歇性,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长期低热,可能与自身抗体产生有关,通常伴有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泼尼松片等控制病情活动。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多为不规则热型,常伴随特异性抗体阳性。
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可能导致反复发热,与肿瘤细胞释放致热原有关,通常表现为消瘦、盗汗、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片、长春新碱注射液等抗肿瘤药物。肿瘤热多为弛张热或间歇热,对抗生素治疗无效。
部分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能引起药物热,通常在用药后1-2周出现,表现为持续发热而无其他明显感染征象。治疗需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药物热多为稽留热型,停药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重复发烧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监测体温变化。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水分,可适量食用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如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特别是未明确诊断前应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