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呛奶的三种方法

预防呛奶主要有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液流速、喂奶后拍嗝三种方法。
喂养时将婴儿头部抬高15-30度,身体呈半卧位,避免平躺喂奶。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奶瓶喂养时奶嘴需充满奶液防止吸入空气。早产儿或胃食管反流患儿可采用头高脚低的斜坡位,喂养后保持该体位20-30分钟。
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型号,新生儿建议使用S号慢流量奶嘴。奶瓶倒置时奶液应呈滴状而非线状流出。冲泡奶粉时按比例调配,避免过稀导致流速过快。喂养过程中可间断拔出奶嘴,观察婴儿吞咽节奏,出现连续吞咽时暂停数秒。
每次喂养后竖抱婴儿,头部靠于成人肩部,空心掌由下至上轻拍背部5-10分钟。可采用坐位拍嗝法,让婴儿坐于大腿上前倾,一手支撑胸部一手拍背。拍出嗝声后仍需保持竖姿15分钟,若未拍出嗝可变换体位重复操作。夜间喂养后也须坚持拍嗝流程。
除上述方法外,需注意喂养环境安静避免分散注意力,单次喂养量不宜过多,早产儿可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喂奶前检查婴儿鼻腔是否通畅,哭闹剧烈时暂缓喂养。发现频繁呛奶伴随咳嗽、呼吸急促时,应及时排查喉软骨软化、胃食管反流等病理因素。日常可进行俯卧位抬头训练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母乳妈妈避免进食易胀气食物。喂养器具每次使用后彻底消毒,奶嘴定期更换防止老化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