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的危害有哪些

外阴炎可能引发局部瘙痒、灼痛、分泌物异常,严重时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性生活障碍或上行感染诱发盆腔炎。外阴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外阴炎常表现为外阴皮肤红肿、瘙痒或灼热感,可能伴随豆腐渣样或脓性分泌物。长期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色素沉着或苔藓样变。急性期可使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细菌性感染可选用甲硝唑栓。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穿化纤内裤。
外阴与尿道解剖位置邻近,炎症可能蔓延至尿道引发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膀胱炎或肾盂肾炎。需通过尿常规确诊,细菌性感染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外阴炎导致的疼痛和肿胀会使性交困难,长期可能引发性欲减退或心理排斥。需治疗原发病灶,急性期禁止性生活。愈合后可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必要时通过心理咨询缓解焦虑。反复发作需排查伴侣交叉感染可能。
病原体经宫颈上行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盆腔炎症,表现为下腹坠痛、发热、异常阴道出血。需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诊断,急性期可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慢性期配合康妇消炎栓。
孕期外阴炎可能增加胎膜早破、早产或新生儿感染风险。念珠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细菌性阴道病选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治疗期间监测胎心,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日常需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月经期勤换卫生巾。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持续瘙痒应及时就医,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期间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