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该怎么办

新生儿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维持适宜温湿度、药物治疗、氧疗等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通常由宫内感染、分娩时感染、出生后感染、免疫力低下、吸入异物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肺炎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家长需定期帮助新生儿清理鼻腔分泌物,避免堵塞呼吸道。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注意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娇嫩的鼻腔黏膜。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改善通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新生儿肺炎期间应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有助于增强新生儿抵抗力。喂养时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避免一次喂食过多导致呛咳或呕吐。若新生儿出现吸吮无力或拒奶情况,可考虑使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食。每次喂奶后需将新生儿竖抱拍嗝,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入肺。
新生儿肺炎患儿对环境温湿度较为敏感,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可使用加湿器调节湿度,但需定期清洁消毒加湿器,防止细菌滋生。避免将新生儿放置在空调或暖气直吹处,注意保暖但不要过度包裹,以免影响呼吸。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
新生儿肺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病毒性肺炎可考虑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用药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反应,如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当新生儿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时,需及时进行氧疗。可在医院通过鼻导管或头罩给予低浓度氧气,氧流量一般为0.5-1升/分钟。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为宜。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防止氧中毒。若缺氧症状持续不缓解,可能需要考虑机械通气治疗。
新生儿肺炎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频率、体温变化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胸片或血常规,评估治疗效果。注意新生儿皮肤清洁,勤换尿布,预防尿布疹。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抚触,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若出现呼吸急促、呻吟、拒奶、体温不稳定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新生儿肺炎及时规范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重症病例可能遗留慢性肺部疾病,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