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查出梅毒怎么办

怀孕查出梅毒需立即进行母婴阻断治疗,主要通过青霉素类药物干预、定期血清学监测、新生儿预防性治疗等方式控制感染。梅毒可能由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因素引起,需配合产科与感染科联合管理。
孕妇确诊梅毒后首选青霉素治疗,苄星青霉素注射液可有效通过胎盘屏障杀灭螺旋体。对青霉素过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改用红霉素肠溶片或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替代。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赫氏反应,需密切监测胎儿状况。
妊娠期需每4周复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与非螺旋体抗原试验,评估治疗效果。若抗体滴度下降不足4倍或出现反弹,提示可能治疗失败或再感染。产后仍需持续随访2年,直至血清学转阴。
所有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均需进行预防性治疗,出生后立即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若母亲未完成规范治疗或血清学未转阴,新生儿需加做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必要时静脉滴注青霉素钠注射液。
孕18周后可通过羊膜腔穿刺检测胎儿梅毒螺旋体DNA,超声检查关注胎儿肝脾肿大、胎盘增厚等异常。发现胎儿感染时需在医生评估下权衡继续妊娠风险,必要时考虑多学科会诊制定干预方案。
配偶或性伴侣须同步接受梅毒筛查与治疗,使用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或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药物。治疗期间禁止无保护性行为,避免交叉感染。建议双方完成治疗后3个月复查血清学指标。
梅毒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避免生冷食物。每日保证30分钟温和运动如孕妇瑜伽,定期进行胎心监护与超声检查。分娩后选择人工喂养替代母乳喂养,所有贴身衣物需高温消毒。出现皮疹、关节痛等症状时及时复诊,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