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幼儿急疹 #幼儿

幼儿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发病原因主要有母婴传播、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潜伏感染、接触传播、季节因素等。

1、母婴传播

母亲携带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时,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婴儿。病毒在婴儿体内潜伏数月后激活,导致6-18个月龄幼儿高发。建议家长避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需定期体检监测免疫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2、免疫功能低下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时,更易受疱疹病毒侵袭。早产儿、营养不良或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的患儿发病率较高。临床常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等症状。家长需保证幼儿营养均衡,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3、病毒潜伏感染

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后可在体内长期潜伏,当幼儿遭遇疫苗接种、气候变化等应激因素时,病毒可能重新激活引发急疹。典型表现为3-5天高热退烧后出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但需警惕胃肠道不良反应。

4、接触传播

病毒可通过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在托幼机构等场所传播。患儿在发热期传染性最强,常伴有轻度腹泻、眼睑水肿等症状。家长需做好患儿隔离,对玩具餐具进行消毒。接触患儿后可考虑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预防感染。

5、季节因素

春秋季气温变化大时病毒更活跃,幼儿急疹发病率显著升高。北方地区冬春季多见,南方则春夏交替期高发。临床可能合并咽峡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建议家长保持居室通风,适时增减衣物,出现并发症时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

幼儿急疹属于自限性疾病,皮疹出现后疾病即进入恢复期。家长应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选择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抓挠皮疹。发热期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饮食以米汤、果蔬泥等易消化食物为主。若高热超过3天未退或出现惊厥、嗜睡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除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痊愈后幼儿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需注意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