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怕冷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 #感冒
关键词: #感冒
感冒怕冷可能由体温调节异常、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风寒侵袭、体温中枢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措施、抗病毒治疗、增强免疫、中医调理、对症用药等方式缓解。
感冒时病原体刺激会导致前列腺素等致热原释放,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此时体表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患者出现寒战产热反应。建议保持室温25摄氏度左右,穿着透气保暖衣物,避免直接吹风。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可尝试生姜红糖水驱寒。
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侵袭上呼吸道黏膜时,会诱发机体产生干扰素等炎性介质。这些物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恶寒症状。临床常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抗流感病毒,利巴韦林气雾剂抑制病毒复制,连花清瘟胶囊缓解症状。
熬夜、疲劳或营养不良时,免疫球蛋白IgA分泌减少,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减弱。病原体更易突破屏障引发感染,表现为反复畏寒。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调节免疫,日常保证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
中医认为外感风寒邪气束表时,卫阳被遏不能温煦肌表,出现无汗、头身疼痛伴畏寒。可用荆防颗粒疏风散寒,艾灸大椎穴驱寒解表。初期可饮葱白豆豉汤发汗,避免生冷食物加重寒邪。
严重感染时病原体毒素可能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寒战高热交替。此时需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配合血常规检查排除脓毒症。若出现意识模糊、四肢厥冷需警惕感染性休克,应立即就医。
感冒期间应注意每日饮用1.5-2升温水,选择小米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体能消耗。居室定期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50%左右。若畏寒持续3天不缓解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排查肺炎等并发症。恢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逐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