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水痘的区别

手足口病和水痘是两种不同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症状表现、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手、足、口部疱疹;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以全身性瘙痒皮疹为特征。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属,通过粪口途径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属于疱疹病毒科,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传播。两种病毒在基因结构和感染机制上完全不同。
手足口病典型症状为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小水疱,可能伴随低热。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从头面部开始蔓延至躯干四肢,皮疹分批出现且伴明显瘙痒,发热症状较手足口病更显著。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粪便、呼吸道分泌物或疱疹液传播,幼儿园等集体机构易暴发。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未接种疫苗者接触后发病率超过90%。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尤其肠道病毒71型感染风险较高。水痘可能继发皮肤感染、肺炎,成人感染后易遗留带状疱疹风险。
手足口病目前无特效疫苗,需加强手卫生及环境消毒。水痘可通过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有效预防,推荐1岁以上儿童常规接种。
两种疾病均需隔离治疗至皮疹结痂或症状消退。手足口病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食用温凉流质食物;水痘患者需避免抓挠皮疹,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