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会不会引起头晕

颈椎病可能会引起头晕,通常与椎动脉受压或交感神经受刺激有关。颈椎病导致头晕的机制主要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肌紧张牵拉血管、颈椎关节错位压迫神经根、长期不良姿势诱发眩晕等。
椎动脉从颈椎横突孔穿行时,可能因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受压,导致后循环缺血。这类头晕常伴随视物模糊、行走不稳,转头时症状加重。可通过颈椎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治疗需结合颈椎牵引和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颈椎病变刺激颈交感神经节时,可能引发血管舒缩紊乱,出现阵发性头晕伴恶心、出汗。此类症状与体位变化关系不明显,需通过颈椎CT三维重建评估,治疗可采用颈托固定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长期颈肩部肌肉劳损会导致肌筋膜紧张,通过机械牵拉影响椎动脉血流。这类头晕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触诊可发现斜方肌条索状硬结。热敷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痉挛效果较好。
小关节紊乱可直接压迫神经根,引发放射性头晕伴上肢麻木。X线动态摄片可见颈椎失稳,需手法复位配合颈深肌群锻炼,必要时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消炎镇痛。
长期低头使颈椎曲度变直,椎间孔变形刺激神经血管。这类患者常有伏案工作史,头晕呈持续性,改善需调整电脑高度,配合颈椎康复操,急性期可用倍他司汀片改善前庭症状。
颈椎病头晕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头动作,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颈椎枕,工作间歇做米字操放松颈部肌肉。若头晕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需立即排查脑血管病变。日常可进行游泳、放风筝等仰头运动帮助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急性发作期须制动并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