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治疗痔疮

中医养生编辑 医点就懂
18次浏览

关键词: #痔疮 #中医 #治疗痔疮

中医治疗痔疮主要通过内服中药、外用药物、针灸、熏洗和饮食调理等方式综合干预。痔疮在中医理论中多与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等因素有关,需根据证型辨证施治。

1、内服中药

针对湿热型痔疮常用槐角丸加减,含槐角、地榆等成分可清热凉血;气滞血瘀型选用活血化瘀的止痛如神汤,含桃仁、红花等药材;脾虚气陷型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含黄芪、白术等健脾升提药物。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2、外用药物

熏洗常用五倍子、苦参等煎汤坐浴清热收敛;外敷可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含冰片、炉甘石等消肿止痛,或九华痔疮栓含熊胆粉等成分止血生肌。局部溃烂时可选用珍珠粉外扑促进创面愈合。

3、针灸疗法

选取长强、承山等穴位针刺配合艾灸,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耳穴贴压取直肠、神门等反射区,通过持续刺激调节肠道功能。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避免感染风险。

4、熏洗坐浴

选用芒硝、大黄等药物煎汤熏蒸肛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可配合手指轻柔按摩肛周促进药液吸收,但急性血栓性痔应避免过度刺激。

5、饮食调理

湿热型需忌辛辣油腻,推荐赤小豆薏米粥;气虚型宜食山药、红枣等健脾食材。日常增加芹菜、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期饮酒及久坐久蹲。

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可用淡盐水清洗。避免搬运重物或剧烈运动增加腹压。若出现痔核脱出嵌顿、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建议治疗周期不少于4周,并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