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肚子疼拉肚子怎么回事

小孩发烧肚子疼拉肚子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型感冒、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儿童进食生冷、变质或不洁食物后,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发热、阵发性腹痛及水样便。家长需暂停给孩子食用可疑食物,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症状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
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38℃左右低热、脐周隐痛伴腹泻。家长可给孩子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需注意观察尿量,若12小时内无排尿需急诊补液。
志贺菌或沙门菌感染会引起高热39℃以上、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液分泌。家长需将患儿餐具煮沸消毒,便后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常见于婴幼儿,特征为喷射状蛋花汤样便伴呕吐。可遵医嘱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改善腹泻,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家长应勤换尿布,每次便后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红臀。
婴幼儿突发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伴呕吐时需警惕。腹部超声检查可确诊,发病12小时内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前往儿童医院急诊。
患病期间应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牛奶、果汁等加重腹泻。每日测量体温3次并记录排便次数,观察有无嗜睡、眼眶凹陷等脱水表现。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蒸蛋、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所有药物均须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