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异位和转位有什么区别

关键词: #动脉
关键词: #动脉
大动脉异位和转位是两种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区别在于解剖学异常的位置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大动脉异位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位置异常但血流方向正常,而大动脉转位则是两大动脉位置互换且血流方向异常,导致体循环与肺循环分离。
大动脉异位表现为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空间位置异常,如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前方或右侧,但两者仍与正确的心室相连,血流方向未受影响。大动脉转位则是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起源于左心室,导致体循环与肺循环完全分离,必须依赖心内分流维持生命。
大动脉异位患者因心室-动脉连接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能无明显症状。大动脉转位因体循环接收低氧血,新生儿会出现严重发绀、呼吸困难,需立即干预。部分转位病例合并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可暂时缓解缺氧。
大动脉异位常作为其他复杂先心病的组成部分,单独存在时症状较轻。大动脉转位在出生后24小时内即显现中央性青紫,血氧饱和度低于60%,需依赖前列腺素E1维持动脉导管开放。未经治疗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死亡率极高。
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大动脉异位可见动脉位置异常但心室-动脉连接正常,冠状动脉走行多无变化。大动脉转位显示主动脉前移与右心室连接,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异常,肺动脉后移与左心室连接,常合并其他心内畸形。
单纯大动脉异位无须特殊治疗,合并其他畸形时需手术矫正。大动脉转位需在新生儿期行动脉调转术,将主动脉吻合至左心室、肺动脉吻合至右心室,同时移植冠状动脉。延迟手术可能导致不可逆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
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后应定期随访心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孕妇需加强产前超声筛查,新生儿出现持续青紫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并监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