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得了肛瘘

肛肠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肛瘘

肛瘘可通过肛门周围肿痛、反复流脓、瘙痒等症状初步判断。肛瘘通常由肛周脓肿破溃、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肛门指检、肛管超声等方式确诊。

1、肛门肿痛

肛瘘患者常出现肛门周围持续性肿痛,尤其在排便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与局部炎症刺激神经有关,部分患者会伴随肛门坠胀感。若合并急性感染,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或臀部。早期可使用高锰酸钾坐浴缓解症状,但需就医排除肛周脓肿等急症。

2、反复流脓

肛瘘典型表现为肛周皮肤瘘口反复排出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可能带有血丝或粪渣。瘘口多位于肛门周围3厘米范围内,按压时可有脓液溢出。长期渗液易导致内裤污染,需及时清洁并就医进行瘘管造影检查,明确瘘管走向。

3、局部瘙痒

由于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能出现湿疹样改变伴剧烈瘙痒。搔抓可能引发继发感染,形成新的瘘管分支。可短期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但根本治疗需手术清除瘘管。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此类症状。

4、硬结条索

在肛门与瘘口之间可能触及条索状硬结,这是皮下瘘管纤维化的表现。条索在急性期有压痛,慢性期可能仅表现为可推动的硬结。通过直肠指检可评估内口位置,这对制定手术方案至关重要。

5、发热乏力

复杂肛瘘或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这类情况提示感染扩散风险,需立即就医。结核性肛瘘患者可能伴有盗汗、消瘦等表现,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等特殊检查。

怀疑肛瘘时应避免自行挤压或用药,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日温水坐浴1-2次。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所有肛瘘均需外科干预,传统瘘管切开术与括约肌保留术是常用术式,术后需定期换药至创面愈合。慢性肛瘘可能反复发作,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