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肛瘘

中医养生编辑 医言小筑
0次浏览

关键词: #肛瘘 #中医

中医治疗肛瘘可采用内服中药、外敷药物、熏洗疗法、挂线疗法及饮食调理等方法综合干预。肛瘘多因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或正气不足所致,表现为肛门肿痛、流脓、瘙痒等症状。

1、内服中药

湿热型肛瘘常用萆薢渗湿汤加减,含萆薢、黄柏等清热利湿成分;气血虚型可选用托里消毒散,含黄芪、当归等补益气血药物。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伴随肛门坠胀者可加升麻提气,脓液稀薄者佐以皂角刺排脓。

2、外敷药物

金黄散或九华膏局部外敷可消肿止痛,含大黄、冰片等成分。溃烂期用生肌玉红膏促进创面愈合。外敷前需清洁患处,过敏体质慎用。若见肉芽水肿可配合枯矾溶液湿敷,渗出较多时改用五倍子散收敛。

3、熏洗疗法

苦参汤熏洗可清热解毒,含苦参、蛇床子等药材煎煮后先熏后洗。每日1-2次,水温控制在40℃以下。熏洗后保持局部干燥,合并肛周湿疹者加地肤子止痒。禁忌使用刺激性强的花椒、辣椒等原料。

4、挂线疗法

传统橡皮筋挂线通过缓慢切割瘘管促进愈合,适用于单纯性低位肛瘘。操作需由中医师在消毒条件下完成,挂线期间配合祛腐生肌汤口服。高位复杂性肛瘘需结合现代手术,避免盲目挂线导致肛门失禁。

5、饮食调理

忌食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羊肉,多食马齿苋、绿豆等清热食材。气血不足者可用山药粥健脾,湿热型推荐赤小豆薏米汤。食疗需长期坚持,急性发作期应配合药物干预。

中医治疗期间需保持肛门清洁,穿宽松棉质内衣,避免久坐久站。每日可做提肛运动改善局部循环。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脓血性分泌物增多,提示病情进展,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联合抗生素或手术治疗。治疗周期通常需1-3个月,复杂病例可能延长至半年以上,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