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胃感冒发烧吗

小儿胃肠型感冒可能出现发热症状。胃肠型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呕吐、腹泻、腹痛等,主要有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感染等原因。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胃肠型感冒的常见原因,多发生于秋冬季。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水样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尿量及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感染具有较强传染性,可导致集体发病。患儿常见症状为突发呕吐、低热、腹痛等。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家长需做好患儿隔离,加强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腺病毒感染除引起呼吸道症状外,也可导致胃肠型感冒。患儿可能出现持续高热、腹泻、结膜炎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配合益生菌制剂如酪酸梭菌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家长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柯萨奇病毒感染多见于夏秋季,除胃肠道症状外,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手足口病样皮疹。发热通常持续2-3天,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退热。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
星状病毒感染症状相对较轻,患儿多表现为低热伴水样腹泻。治疗以预防脱水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家长应注意调整饮食,给予易消化的米汤、稀粥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腹泻。
患儿发病期间家长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可少量多次喂服补液盐溶液。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发热情况,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用品需定期消毒,照顾者应注意手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