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手足口病还会不会得

得过手足口病后仍可能再次感染。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不同血清型病毒或同一血清型病毒变异株均可导致重复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病原体引起。人体感染后虽会对同型病毒产生抗体,但不同血清型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例如首次感染A16型后,若接触EV71型病毒仍可能发病。即使同一血清型病毒发生基因变异,原有抗体也可能无法完全中和新毒株。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集体生活接触频繁,重复感染概率相对较高。临床常见间隔数月再次发病的案例,多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复发。
极少数情况下,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可能短期内重复感染同型病毒。这类患者因无法产生有效免疫应答,病毒清除后抗体水平迅速下降。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防护。若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等重症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预防重复感染需做好日常防护,接触患儿后及时洗手消毒,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对患儿接触物品进行含氯消毒剂处理。建议适龄儿童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虽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居家隔离,直至疱疹完全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