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烂了口臭怎么办

牙齿烂了伴随口臭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拔牙、使用抗菌漱口水、调整口腔卫生习惯等方式改善。牙齿龋坏和口臭通常由口腔细菌滋生、食物残渣堆积、牙周疾病、龋齿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龋齿导致的牙齿缺损需及时补牙,常用材料有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等。补牙能封闭龋洞,减少食物嵌塞和细菌繁殖,从而缓解口臭。若龋坏已伤及牙髓,需先进行根管治疗再充填。补牙后需避免咀嚼过硬食物,定期检查充填体是否完整。
深龋引发牙髓炎时需根管治疗,通过清除坏死牙髓、消毒根管后填充,消除感染源。治疗期间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口腔细菌,减轻腐败性口臭。根管治疗后建议安装牙冠保护患牙,避免牙齿劈裂导致二次感染。
严重龋坏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需拔除,防止病灶持续释放异味气体。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愈合期间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含漱预防干槽症。缺牙区建议3个月后修复,长期缺牙会导致邻牙倾斜加重口臭问题。
辅助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或聚维酮碘漱口水,能抑制产臭菌如厌氧菌繁殖。含氟化亚锡的漱口水还可预防新龋齿形成。漱口需在刷牙后进行,每次含漱30秒,注意避免吞咽,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每日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邻面,舌苔过厚者需用刮舌器清理。餐后清水漱口,减少糖分摄入。建议每半年洗牙一次清除牙结石,牙周炎患者需配合龈下刮治。胃肠功能紊乱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避免胃酸反流加重口臭。
日常需限制碳酸饮料及高糖零食,多食用芹菜、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清洁牙面。吸烟会加重口腔异味,建议戒烟。长期口臭不缓解需排查鼻窦炎、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正确刷牙习惯,监督使用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