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

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从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呼吸困难是急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费力、鼻翼扇动等。患者可能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严重时会出现张口呼吸、三凹征等表现。呼吸困难的程度与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轻度呼吸衰竭患者可能仅在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而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发绀是指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是缺氧的典型表现。急性呼吸衰竭时,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红蛋白氧合不足,导致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从而出现发绀。发绀最早出现在口唇、甲床等末梢循环丰富的部位,随着缺氧加重,可逐渐扩展到全身皮肤。需要注意的是,贫血患者即使缺氧严重也可能不出现明显发绀。
急性呼吸衰竭可导致脑组织缺氧,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度缺氧时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随着缺氧加重,可出现嗜睡、意识模糊;严重缺氧时可导致昏迷。当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时,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扑翼样震颤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肺性脑病。
急性呼吸衰竭时,机体通过增加心率来代偿缺氧状态。缺氧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增快,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心率增快的程度与缺氧程度相关,轻度缺氧时心率可能轻度增加,严重缺氧时心率明显增快。长期严重缺氧可导致心肌损伤,最终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功能不全。
严重急性呼吸衰竭可导致循环功能障碍,表现为血压下降。缺氧和酸中毒可导致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引起血压下降。当合并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其他原因时,血压下降可能更为明显。血压下降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提示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在日常生活中,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呼吸道感染,戒烟限酒,适当锻炼以增强呼吸功能。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患者,应定期复查肺功能,家中可备有便携式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口唇发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