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病的症状都有哪些

肠胃病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肠胃病可能与饮食不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异常、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腹痛是肠胃病的常见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或脐周,可能表现为隐痛、绞痛或胀痛。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痛多为阵发性,常伴随腹泻。消化性溃疡的疼痛具有规律性,胃溃疡多在餐后加重,十二指肠溃疡则空腹时明显。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排便后可缓解。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匹维溴铵片等。
腹胀多因胃肠蠕动减慢或产气过多导致,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梗阻等疾病。进食过快、吞入空气、食用产气食物可能诱发症状。伴随打嗝、放屁增多时需考虑肠道菌群失调。严重腹胀伴呕吐需警惕机械性肠梗阻。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西甲硅油乳剂等药物改善症状。
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急性腹泻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轮状病毒肠炎、细菌性痢疾。慢性腹泻可能提示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水样便伴发热需警惕感染性腹泻,黏液脓血便需排查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包括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严重脱水需补液治疗。
便秘表现为排便困难、次数减少,常见于肠蠕动减弱、直肠排便反射异常等情况。长期卧床、饮食缺乏膳食纤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均可导致。伴随腹胀、肛门坠胀感时需排除肠梗阻。可选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开塞露等通便药物,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恶心呕吐是胃肠黏膜受刺激的常见反应,急性胃炎、食物中毒、肠梗阻等均可引发。呕吐物带血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喷射性呕吐需排查颅内病变。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甲氧氯普胺片、盐酸昂丹司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可缓解症状。反复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时需静脉补液。
肠胃病患者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戒烟限酒。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急性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呕血、黑便、消瘦等报警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胃肠镜等检查。慢性肠胃病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抑酸药或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