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宝宝是否肺炎

辨别宝宝是否肺炎需观察呼吸频率、精神状态、发热症状等表现。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随咳嗽、气促、食欲下降等症状。
健康新生儿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钟,1岁以下婴儿为30-40次/分钟。若呼吸次数持续超过该范围且伴随鼻翼扇动、肋间凹陷等表现,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家长需在宝宝安静状态下测量胸廓起伏次数,连续计数1分钟。
肺炎引起的发热通常超过38.5℃且持续3天以上,服用退热药后体温下降不明显。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体温骤升至39℃以上伴随寒战。家长需避免过度包裹衣物,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
肺炎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逐渐发展为深部带痰咳嗽,夜间及平卧时加重。细菌性肺炎常见铁锈色痰,病毒性肺炎多为白色粘痰。若咳嗽伴随喘息声或犬吠样特征,需警惕毛细支气管炎或喉炎。
健康婴儿通常反应灵敏、哭声响亮。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嗜睡、烦躁交替表现,严重时出现拒奶、眼神呆滞等神经系统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对玩具、声音等刺激的反应灵敏度。
轻度肺炎可能仅表现为呼吸音粗糙,重度感染时可闻及固定湿啰音。家长可将耳朵贴近宝宝背部,对比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若发现某侧胸廓起伏减弱或出现呻吟样呼吸,需立即就医。
建议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因素。哺乳期母亲可增加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摄入,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宝宝抵抗力。发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病毒性肺炎需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护理期间需少量多次喂水,维持尿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