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症状有哪些

感冒的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等,通常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全身不适。
鼻塞是感冒早期常见症状,由于鼻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通气受阻。患者可能感觉鼻腔堵塞,呼吸不畅,尤其在平躺时加重。鼻塞可能与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反应有关,通常伴随鼻腔分泌物增多。轻度鼻塞可通过热蒸汽吸入缓解,若持续不缓解或伴随脓性分泌物,需警惕细菌性鼻窦炎。
感冒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后期可能转为黏稠涕液。流涕是机体清除病毒的防御反应,与鼻黏膜腺体分泌亢进有关。频繁擤鼻可能导致鼻周皮肤皲裂,建议用柔软纸巾轻拭。若鼻涕呈黄绿色且持续超过10天,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就医评估。
咽部黏膜炎症可导致吞咽疼痛、干燥或灼热感,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痛通常为弥漫性不适,链球菌感染则多伴扁桃体化脓。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缓解症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咽痛剧烈伴高热不退,需排除化脓性扁桃体炎。
感冒后期常见干咳或少量白痰,因气道敏感性增高及分泌物刺激所致。夜间平卧时咳嗽可能加重,影响睡眠质量。病毒感染后咳嗽可能持续2-3周,但若出现黄绿脓痰、胸痛或气促,需警惕肺炎。避免吸烟及接触冷空气,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缓解症状。
成人感冒发热多为低热,儿童可能出现39℃以上高热。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表现,通常持续2-3天。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可考虑使用退热药。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反复高热,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
感冒期间建议多休息,保证每日饮水量,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缓解鼻部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耳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感冒时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