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是什么

关键词: #流感
关键词: #流感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属于嗜血杆菌属,可引起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者的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
流感嗜血杆菌呈短杆状或球杆状,无芽孢和鞭毛,部分菌株具有荚膜。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分为a-f六个血清型,其中b型致病性最强。该菌生长需要X因子和V因子,在巧克力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其致病物质包括荚膜多糖、菌毛和内毒素等。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传播。在托幼机构等密闭环境中易发生传播。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感染者发病前1-2天即具有传染性。
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最易感,未接种疫苗者风险更高。其他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脾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慢性病患者等。母乳喂养的婴儿可通过母体抗体获得一定保护。
可引起多种侵袭性疾病,包括脑膜炎、会厌炎、肺炎、败血症、关节炎等。脑膜炎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会厌炎可突发高热、吞咽困难、流涎;肺炎常见咳嗽、气促、胸痛。非侵袭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等较为常见。
预防以疫苗接种为主,hib疫苗可有效预防b型感染。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也可选用氨苄西林克拉维酸钾。对密切接触者可进行药物预防。日常应注意手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感染者。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治疗,尤其是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婴幼儿应按时接种hib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程序。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佩戴口罩。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如家庭成员出现疑似症状,应做好隔离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