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惊厥怎么处理

小儿发烧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防误吸、物理降温、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小儿发烧惊厥通常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遗传因素、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立即解开患儿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舌后坠阻塞气道。家长需用软布包裹压舌板或勺柄垫于上下磨牙间,防止舌咬伤。禁止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手指,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观察患儿口唇是否发绀,呼吸是否平稳,若出现呼吸暂停需立即人工呼吸。
将患儿置于稳定侧卧位,头部略后仰,这种体位能防止呕吐物误吸。家长需移除周围尖锐物品,在抽搐时不要约束肢体,避免骨折风险。惊厥发作期间禁止喂水或药物,待完全清醒后再补充水分。持续监测意识状态,多数发作在5分钟内自行缓解。
惊厥停止后采用温水擦浴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能引起寒战加重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或布洛芬混悬液,但禁止使用阿司匹林。保持室温在25℃左右,穿着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
家长需准确记录惊厥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抽搐形式(全身性或局部性)、是否伴随眼球上翻或大小便失禁。用手机拍摄发作视频供医生参考,注意记录发热最高温度及用药情况。这些信息对鉴别单纯性热性惊厥与癫痫有重要价值。
首次发作或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开具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需完善血常规、电解质、脑电图等检查,排除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或丙戊酸钠糖浆预防复发。
日常应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骤升,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适量补充含钾的香蕉或橙汁。家中常备退热药和体温计,体温超过38℃时及时干预。建议家长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技能,定期随访儿童神经发育情况。6岁后随着神经系统成熟,多数热性惊厥会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