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鹅口疮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儿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宝宝 #鹅口疮

宝宝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局部用药、调整喂养方式、增强免疫力、避免交叉感染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损伤、抗生素滥用、接触污染物品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

家长需每日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轻柔擦拭宝宝口腔黏膜,哺乳前后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乳头或奶嘴。鹅口疮可能与白色念珠菌定植有关,表现为颊黏膜或舌面白色斑块。避免使用成人毛巾或餐具接触宝宝口腔,可配合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

2、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片剂研磨后与甘油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或选用克霉唑口腔药膜贴敷。白色念珠菌感染常伴随黏膜充血,严重时可能影响进食。用药期间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呕吐或腹泻,必要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

3、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前母亲需清洁双手及乳房,人工喂养者每次使用后煮沸消毒奶瓶。口腔黏膜损伤可能因奶嘴过硬或喂养姿势不当导致,表现为拒食或哭闹。可暂时改用硅胶软勺喂食,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创面,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

4、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维生素D3滴剂补充,早产儿或体弱儿可遵医嘱服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免疫力低下易导致真菌反复感染,可能伴随生长发育迟缓。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6月龄以上宝宝可逐步添加含益生菌的辅食。

5、避免交叉感染

患病期间单独清洗宝宝衣物并使用阳光暴晒,家庭成员出现脚气或阴道炎需同步治疗。抗生素滥用会破坏正常菌群平衡,表现为腹泻或皮疹。避免亲吻宝宝面部,照顾者接触宝宝前后需用流动水洗手。

预防鹅口疮需定期消毒玩具和牙胶,避免长期使用安抚奶嘴。哺乳期母亲应减少高糖饮食,发现宝宝频繁吐舌或流涎需及时检查口腔。治疗期间观察白膜是否变厚或出血,持续3天未改善需复诊。6月龄后可训练用吸管杯饮水,减少奶液残留。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50%-60%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