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角膜炎的病因主要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细菌性角膜炎常见于角膜外伤后未及时处理或隐形眼镜佩戴不当。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表现为眼痛、畏光、分泌物增多。治疗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菌药物,严重时需角膜刮片培养指导用药。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占病毒性角膜炎的多数,表现为树枝状角膜溃疡或地图状缺损,常反复发作。更昔洛韦滴眼液和阿昔洛韦眼用凝胶是常用药物,深层病变需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
农作物外伤后易发生真菌性角膜炎,镰刀菌和曲霉菌多见。典型体征为羽毛状边缘溃疡和卫星灶,确诊需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治疗选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或伏立康唑滴眼液,疗程较长。
紫外线灼伤、酸碱化学伤或异物损伤均可破坏角膜上皮屏障。电焊工未佩戴防护镜可能发生紫外线角膜炎,表现为剧烈疼痛和异物感。需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严重损伤需羊膜覆盖。
类风湿关节炎或干燥综合征可能引发周边溃疡性角膜炎。角膜缘血管翳形成和基质溶解是特征表现,需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需谨慎监控眼压。
预防角膜炎需注意眼部防护,避免用手揉眼,规范佩戴隐形眼镜的时间和方法。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眼药水。糖尿病患者和高龄人群应定期眼科检查,免疫力低下者需警惕机会性感染。治疗期间保持眼部清洁,遵医嘱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