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抽搐治疗方法有哪些

孩子发烧抽搐可通过物理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退热药物、抗惊厥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发烧抽搐通常由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癫痫等原因引起。
孩子出现发烧抽搐时,家长需立即解开衣物帮助散热,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避免刺激皮肤或诱发寒战。可配合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同时保持室内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减少被褥覆盖。
家长需将孩子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不要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硬物,避免造成牙齿损伤。可适度抬高下颌保持气道开放,观察口唇颜色变化,如出现青紫需立即就医。抽搐期间禁止喂食喂水,待意识完全恢复后再进食。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给药后需监测体温变化,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退热药物不能预防抽搐复发,但能缓解高热引起的不适。用药后需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对于持续抽搐超过5分钟的情况,医生可能使用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发作。这类药物需严格掌握剂量,家长不可自行使用。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可能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或丙戊酸钠缓释片预防复发。
首次发作抽搐、抽搐时间超过10分钟或发作后意识未恢复需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血常规、脑脊液检查、脑电图等明确病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液纠正。癫痫患儿需神经科定期随访调整用药方案。
家长平时应记录孩子发热和抽搐的持续时间、表现形式,避免过度包裹诱发高热。发热期间可准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恢复期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及时干预。家中常备退热药物和体温计,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