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结肠炎的症状

化脓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血便及里急后重感。化脓性结肠炎的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黏膜充血水肿、进展期溃疡形成、严重期穿孔或败血症三个阶段。
腹痛是化脓性结肠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位于左下腹或全腹,呈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绞痛。腹痛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肠壁肌层痉挛有关,严重时可伴随腹膜刺激征。
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20次,粪便呈黏液脓血样。腹泻源于炎症导致结肠吸收功能下降、肠蠕动亢进及黏膜溃疡渗出,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体温通常维持在38-39℃之间,由细菌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发热多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若出现40℃以上高热需警惕败血症可能。
粪便中混有新鲜血液或暗红色血块,提示黏膜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贫血,需与痔疮出血、结肠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患者常有排便不尽感,即使直肠已排空仍持续产生便意。这与炎症刺激直肠神经丛有关,可能伴随肛门坠胀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化脓性结肠炎急性期需禁食并静脉补充营养,恢复期逐步过渡至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促进黏膜修复。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缓解腹痛,但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腹痛时需立即就医。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使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皮肤糜烂。建议定期复查结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避免转为慢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