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扩大瞳孔后的注意事项

眼睛扩大瞳孔后需避免强光刺激、减少近距离用眼、注意用药安全、观察不良反应、定期复查。散瞳是眼科常用检查手段,通过药物暂时麻痹睫状肌使瞳孔扩大,便于眼底检查或验光。
散瞳后瞳孔无法自然收缩,强光直射可能损伤视网膜。外出时应佩戴防紫外线墨镜,室内避免直视LED灯、手机屏幕等光源。儿童散瞳后需家长监督避免户外剧烈活动,阴天也需做好眼部防护。
睫状肌麻痹会导致暂时性调节功能丧失,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易引发视疲劳。建议散瞳后6-8小时内不要进行精细作业,青少年验光后24小时内避免书写作业。可闭眼休息或远眺绿色景物缓解不适。
使用阿托品凝胶等长效散瞳剂时,需按压泪囊区3分钟防止全身吸收。青光眼患者禁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抗胆碱能药物。家长应为儿童滴药后清洁手部,避免药物接触口鼻引发口干、发热等副作用。
可能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畏光、眼睑肿胀等症状,通常6-24小时自行消退。若出现持续头痛、眼痛、恶心呕吐需立即就医,警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糖尿病患者散瞳后应监测血糖变化。
快速散瞳剂作用通常持续4-6小时,慢速散瞳剂可能影响调节功能3周左右。建议遵医嘱复查眼底情况,儿童屈光不正者需在药效消退后复验光。高度近视患者每年应进行散瞳眼底检查。
散瞳后建议穿着宽松衣物避免压迫眼球,饮食宜清淡少盐以防眼压波动。避免揉搓眼睛导致角膜损伤,游泳、化妆等行为应延至瞳孔恢复正常后进行。老年患者需家属陪同返家,防止因视物模糊发生跌倒。若需驾驶车辆或操作精密仪器,建议选择短效散瞳剂并在药效完全消退后再进行相关活动。日常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蓝莓等食物,有助于维持视网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