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是怎么护理的

孩子感冒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补充水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休息、监测体温变化等方式护理。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鼻塞、咳嗽、发热等症状。
家长需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或粉尘。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鼻腔干燥。若使用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4-26摄氏度,避免直吹。
家长应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日饮水量按体重计算,每公斤需30-50毫升。可适当给予温热的苹果汁或梨汁,避免含糖饮料。母乳喂养的婴儿需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稀释奶液。
提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羹等,避免油腻及生冷食物。可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猕猴桃、橙子等。食欲不振时不必强迫进食,但需保证电解质摄入。
减少户外活动,日间睡眠时间可延长1-2小时。睡眠时垫高头部15-30度,有助于缓解鼻塞。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睡前可用40摄氏度温水泡脚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腋温超过37.3摄氏度需密切观察。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擦浴,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寒颤时应就医。
感冒期间家长需每日观察孩子精神状态、进食量和尿量变化。恢复期应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平时可通过勤洗手、接种流感疫苗等方式预防感冒,季节交替时注意及时增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