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得黄疸是什么症状
小儿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小儿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婴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可能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感染等因素引起。

最早出现在面部,随后向躯干和四肢蔓延,轻压皮肤可见黄色消退。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更早或持续时间更长,需警惕胆红素脑病风险。
眼白部分呈现柠檬黄至橙黄色,是判断黄疸程度的重要指标。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μmol/L时即可观察到,若进展为金黄色提示胆红素水平可能超过340μmol/L,需紧急医疗干预。
正常新生儿尿液无色或淡黄,黄疸婴儿尿液可呈深黄色或浓茶色,提示结合胆红素升高。若尿色持续加深伴随陶土样大便,需考虑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能。

重度黄疸患儿可能出现吸吮无力、拒奶、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的早期表现。伴随肌张力减低或高声哭叫时,提示可能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
生理性黄疸婴儿大便颜色通常正常,若出现白陶土样便提示胆道梗阻,果酱样便需排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母乳性黄疸患儿大便多呈金黄色糊状。

建议每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黄疸变化,保持每日8-12次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晒太阳时应避开强光时段,暴露四肢皮肤即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若黄疸进展迅速、精神反应差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肝功能检查。哺乳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摄入以增强新生儿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