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怎么看严不严重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急性肠胃炎严重程度可通过呕吐频率、腹泻性状、脱水体征、发热程度及伴随症状判断。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呕吐物带血或胆汁水样便每日超过10次眼窝凹陷与尿量减少体温持续超过38.5℃意识模糊或休克表现。

呕吐物中出现咖啡渣样物质或鲜红色血液提示胃黏膜损伤严重,可能为糜烂性胃炎或消化道出血。呕吐胆汁黄绿色液体表明肠道梗阻风险,需紧急处理。成人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或儿童超过12小时未缓解,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
每日水样便超过10次或持续72小时未改善属于高危指征。脓血便伴随里急后重感可能提示细菌性痢疾或侵袭性肠炎。蛋花汤样便常见于轮状病毒感染,米泔水样便需警惕霍乱弧菌感染。
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捏起皮肤回弹时间>2秒、婴儿前囟门凹陷属于中度脱水。尿量减少至每8小时少于1次或尿液呈深黄色,伴随口干舌燥需立即补液。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提示已进展至重度脱水。

持续高热>39℃超过48小时可能合并全身感染。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出现38℃以上发热即需重视。寒战伴发热提示菌血症可能,需血培养检查。
嗜睡、烦躁不安、四肢冰凉显示循环衰竭前期。成人出现谵妄或儿童发生抽搐,可能为低钠血症或中毒性脑病。收缩压低于90mmHg伴皮肤花斑纹属于感染性休克表现。

发病初期建议采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液体。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软面条,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便后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出现持续腹痛、呕血、意识改变等任一危险信号时,需立即急诊就医进行大便常规、血电解质及腹部超声检查。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