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存在隐患

妇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29次浏览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引发痛经不孕、盆腔粘连等多种健康隐患。该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常见于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等区域,主要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1、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出现逐渐加重的继发性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能放射至肛门及大腿内侧。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或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激素类药物抑制异位内膜生长。

2、不孕

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可能与盆腔粘连、输卵管功能障碍、卵子质量下降等因素有关。异位内膜导致的炎症反应可能改变盆腔微环境,影响受精卵着床。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配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等药物预防复发。

3、盆腔粘连

异位子宫内膜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可能引发纤维蛋白沉积和粘连形成,严重时可导致输卵管扭曲、卵巢包裹等解剖结构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等症状。轻度粘连可尝试盆底康复治疗,重度粘连需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

4、卵巢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巧克力囊肿,可能破坏正常卵巢组织,影响卵巢储备功能。囊肿增大可能出现破裂或扭转,引发急性腹痛。直径超过4厘米的囊肿建议手术切除,术后可口服地诺孕素片预防复发。

5、恶变风险

虽然概率较低,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存在恶变为卵巢透明细胞癌或子宫内膜样癌的风险。长期未治疗的囊肿、绝经后持续存在的囊肿需密切监测。确诊恶变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全面分期手术,必要时辅以化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量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红肉及油炸食品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盆腔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经期腹痛加重、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育龄期女性若备孕1年未成功,应尽早就医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