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后壁脱垂治疗注意事项
女性疾病编辑
医普小新
关键词: #阴道
女性疾病编辑
医普小新
关键词: #阴道
阴道后壁脱垂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锻炼、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阴道后壁脱垂可能与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衰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会阴坠胀感、排尿困难等症状。

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或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建议采取高纤维饮食预防便秘,如燕麦、西蓝花等。日常可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睡眠时抬高臀部缓解不适。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盆底肌负担。
凯格尔运动是核心康复手段,通过重复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增强支撑力。每天练习3组,每组10-15次收缩,每次持续5秒。生物反馈治疗可辅助定位正确肌群,电刺激疗法适用于肌力较差者。
子宫托适用于轻度脱垂或手术禁忌者,需定期消毒更换。激光治疗可刺激胶原蛋白再生,改善组织弹性。磁疗和红外线照射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下坠不适感。

雌激素软膏如雌三醇乳膏可改善绝经后黏膜萎缩,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地奥司明片能增强静脉张力,减轻盆腔充血。中药补中益气丸辅助改善气虚下陷型脱垂。
阴道后壁修补术适用于重度脱垂,常用术式包括骶棘韧带固定术、经阴道网片植入术。术后需禁盆浴1个月,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可同期行尿道中段悬吊术。

日常应保持会阴清洁干燥,使用弱酸性洗液避免感染。练习腹式呼吸替代胸式呼吸,减少腹压波动。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评估脱垂进展,绝经后女性可咨询医生是否需局部雌激素维持治疗。出现排尿障碍或溃疡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