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急性宫颈炎常用四种检查方法
女性疾病编辑
健康真相官
女性疾病编辑
健康真相官
急性宫颈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分泌物检查、病原体检测、阴道镜检查四种方法诊断。急性宫颈炎通常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妇科检查是诊断急性宫颈炎的基础方法,医生通过阴道窥器观察宫颈充血水肿程度、分泌物性状及宫颈触血情况。检查时可见宫颈黏膜充血呈鲜红色,表面覆盖脓性分泌物,接触性出血明显。该方法能初步判断炎症范围,但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
取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白细胞数量及有无滴虫、假丝酵母菌等微生物。正常分泌物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不超过10个,急性宫颈炎患者常超过30个。革兰染色可初步鉴别细菌形态,对疑似淋球菌感染需进行特殊染色确认。

采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特异性病原体。PCR检测灵敏度超过95%,可同时筛查多种病原体。对于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建议常规进行衣原体抗原检测或支原体培养,明确感染源有助于针对性用药。
阴道镜可放大观察宫颈上皮血管形态及病变范围,辅助鉴别宫颈炎与早期宫颈癌。急性炎症期可见宫颈表面弥漫性充血、点状出血灶及糜烂面,但无醋酸白色上皮或异型血管等癌前病变特征。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阴道冲洗或用药。

确诊急性宫颈炎后需避免性生活至治疗结束,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C,如西蓝花、猕猴桃等增强免疫力。治疗期间出现发热、下腹剧痛或脓性分泌物增多时,应立即复诊调整用药方案。所有性伴侣应同步接受检查治疗,防止交叉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