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常见诊断方法

肛肠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130次浏览

关键词: #结肠癌 #肠癌

结肠癌的常见诊断方法主要有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病理活检。

1、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病变并取活检。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医生通过内镜发现可疑病灶时可立即取样送检。该方法对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有较高检出率,但可能引起腹胀或轻微出血等不适。

2、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筛查结肠病变,分为化学法和免疫法。免疫法特异性更高,可发现上消化道出血。该检查无创便捷适合初筛,但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结肠镜检查确认,饮食和药物可能影响化学法结果准确性。

3、影像学检查

CT结肠成像可显示肠壁增厚和周围淋巴结转移,适用于无法耐受结肠镜检查者。腹部超声有助于评估肝脏转移,MRI对直肠癌分期更精准。PET-CT能发现远处转移灶,但价格较高且存在辐射暴露风险。

4、肿瘤标志物检测

癌胚抗原CEA是结肠癌辅助诊断常用标志物,术前升高提示预后不良。CA19-9对黏液腺癌较敏感,两者联合监测可提高复发检出率。但标志物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指标升高。

5、病理活检

通过结肠镜或手术获取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依据。可明确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脉管侵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有助于林奇综合征筛查,基因检测可指导靶向治疗选择。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35岁。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风险。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消瘦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监测复发和转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