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如何诊断
肛肠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肛肠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内痔可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症状评估等方式诊断。内痔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便血、肛门瘙痒、肿物脱出等症状。

肛门指检是诊断内痔的基础检查方法,医生通过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将手指伸入肛门触摸痔核位置、大小及质地。该方法可初步判断内痔的分期,如痔核是否脱出肛门外,同时能排除直肠息肉或肿瘤等疾病。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放松肛门肌肉以减少不适感。
肛门镜能直观观察齿状线以上直肠黏膜的痔核形态,明确内痔的分度及是否伴有糜烂、出血。检查时将冷光源肛门镜缓慢插入肛门,可清晰显示痔核数量、充血程度及有无血栓形成。对于Ⅰ-Ⅱ度内痔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胀痛感。
结肠镜检查适用于排除结直肠其他病变,尤其对便血患者可鉴别内痔与结肠息肉、肿瘤等疾病。通过电子肠镜观察全结肠黏膜情况,同时能对可疑病灶取活检。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因充气引起腹胀,严重心肺疾病患者需谨慎选择。

粪便隐血试验可检测肉眼不可见的微量出血,帮助判断内痔是否处于活动性出血状态。采用免疫法或化学法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需连续采集3天样本以提高准确性。检查前3天需禁食动物血制品、红肉及某些蔬菜,避免假阳性结果干扰判断。
结合患者主诉进行症状评估是重要诊断依据,需详细记录便血颜色、出血量、疼痛程度及痔核脱出频率。典型内痔表现为无痛性鲜红色便血,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痔核脱出后可自行回纳或需手法复位。需注意与肛裂、直肠脱垂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确诊内痔后应保持每日规律排便,避免久坐久站,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饮食中增加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便后可用温水坐浴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卫生纸擦拭。若出现持续出血或痔核嵌顿,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