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息肉的症状是什么
肛肠科编辑
医颗葡萄
肛肠科编辑
医颗葡萄
十二指肠息肉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消化不良、黑便、贫血、肠梗阻等。十二指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炎症刺激、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餐后腹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症状。

十二指肠息肉引起的上腹隐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右上腹,呈间歇性钝痛,进食后可能加重。疼痛与息肉机械性刺激肠黏膜或局部炎症反应有关。若息肉较大导致肠腔狭窄,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
息肉生长可能影响十二指肠蠕动功能及消化酶分泌,导致餐后饱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伴随胆汁排泄异常,出现脂肪泻。建议少量多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促胃肠动力药和消化酶制剂。长期消化不良者需警惕营养吸收障碍。
息肉表面糜烂或溃疡可引起慢性出血,血液经肠道分解形成黑色柏油样便。出血量较大时可能伴随心悸、乏力等失血症状。患者应禁食坚硬粗糙食物,及时进行粪便隐血试验。临床常用云南白药胶囊、凝血酶冻干粉等止血药物,严重出血需内镜下治疗。

长期隐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耳鸣。血液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降低。除治疗原发病外,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贫血严重者可能需输血支持。
巨大息肉或带蒂息肉脱垂可能引发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部CT或钡餐造影可明确梗阻部位。初期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必要时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或外科手术。梗阻解除后需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十二指肠息肉患者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冷过热及腌制食物,限制酒精摄入。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监测息肉变化,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病理提示腺瘤性息肉者。若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急症表现须立即就医。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规范进行根除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