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巨结肠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中毒性巨结肠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发热、心动过速以及排便习惯改变。中毒性巨结肠是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的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医疗干预。
中毒性巨结肠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多位于下腹部或全腹,疼痛程度与结肠扩张相关。腹痛可能伴随压痛和反跳痛,提示腹膜刺激征。这种症状通常由肠壁炎症加重和肠管扩张导致缺血引起。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并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注射液。
腹胀表现为腹部明显膨隆,叩诊呈鼓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胀由结肠麻痹性梗阻和气体液体潴留引起,可能伴随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腹部X线可见结肠直径超过6厘米。紧急处理包括鼻胃管引流,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行结肠减压术。
患者体温常超过38.5℃,多由肠壁透壁性炎症引发菌血症或败血症所致。发热可能伴随寒战、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需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并监测血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与脱水、感染中毒及疼痛刺激有关。严重时可出现低血压和休克表现。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通过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注射液维持循环稳定。
表现为腹泻突然减少或停止,可能排出少量血便或黏液便。这种变化反映肠蠕动功能丧失,是病情恶化的征兆。直肠指检可发现肠腔空虚。治疗需严格禁食,通过肠外营养支持,并准备急诊手术如全结肠切除术。
中毒性巨结肠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任何经口摄入以防加重肠扩张。家属需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和尿量,记录体温和腹痛变化。若保守治疗24-48小时无改善,需考虑外科会诊。恢复期饮食应从清流质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黏膜。定期复查结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长期随访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