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分型如何?

肛肠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212次浏览

关键词: #结肠 #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分型相当混乱,有以解剖为依据的,也有以临床为基准的,也有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的,名词相同的病变范围也不同,例如短段型的定义,也有以病变局限于直肠远端为基准的作者。另外,也有人认为病变牵扯到直肠近端、直肠、乙状结肠的边界也很短,参考病变范围,结合治疗方法的选择,临床和疗效的预测暂时分为以下几类。

(1)超短段型:病变仅限于直肠远端,临床表现为约肌松弛状态,新生儿期狭窄段在耻尾线以下。

(2)短段型:病变位于直肠附近,中段相当于第2骶椎以下,距肛门距离不超过6cm。

(3)常见型:无神经节细胞区从肛门向上延伸到第一骶椎以上,距肛门约9cm,病变位于直肠近端或直肠乙结肠边界,甚至达到乙结肠远端。

(4)长期型:病变延长到乙状结肠或降低结肠。

(5)全结肠型:病变影响全结肠和回肠,距盲瓣30cm以内。

(6)全肠型:病变影响所有结肠和回肠,离盲瓣30厘米以上,甚至十二指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