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治疗牙周炎的方法
口腔科编辑
医点就懂
关键词: #牙周炎
口腔科编辑
医点就懂
关键词: #牙周炎
局部治疗牙周炎的方法主要有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局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牙周夹板固定术。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石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针对性治疗。

龈上洁治术通过超声波或手工器械清除牙龈缘以上的菌斑和牙石。适用于早期牙周炎患者,能有效缓解牙龈出血和炎症。操作时需避开牙龈敏感区域,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通常1-2天自行缓解。建议每6-12个月重复进行以维持效果。
龈下刮治术用于清除牙周袋内的龈下牙石和病变牙骨质。需配合局部麻醉,通过精细器械刮除根面感染物,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后可能出现牙龈退缩,需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重度牙周炎患者需分次完成全口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包括米诺环素软膏、盐酸多西环素凝胶等缓释剂型,直接置入牙周袋抑制厌氧菌。适用于4-6毫米深牙周袋的辅助治疗,药物浓度可维持7-10天。使用前需彻底清洁牙周袋,避免与金属器械接触降低药效。对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激光治疗利用Er:YAG激光或二极管激光杀灭牙周袋内病原微生物。具有精准灭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适用于伴全身疾病不宜手术者。治疗时需佩戴防护眼镜,术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需3-4次疗程,每次间隔1周。
牙周夹板固定术用纤维带或金属丝将松动牙固定于邻牙,分散咬合力。适用于Ⅱ度以上牙齿松动伴骨吸收者,需联合龈下刮治术使用。固定期间避免啃咬硬物,每3个月复查调整松紧度。永久性夹板需6个月后更换为活动义齿。

牙周炎患者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清洁牙齿邻面,配合含氟牙膏和牙线维护口腔卫生。戒烟限酒,减少碳酸饮料摄入,每3个月复查牙周状况。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或牙齿移位需及时复诊,中重度患者需终身随访防止复发。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避免过硬食物加重牙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