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白点不痛要警惕

扁桃体出现白点但不伴随疼痛时,需警惕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角化症或隐匿性感染等可能。主要有慢性炎症刺激、角化异常、链球菌感染、真菌感染、EB病毒感染等原因。
长期反复的急性扁桃体炎可发展为慢性炎症,导致扁桃体隐窝上皮脱落及分泌物潴留形成白点。患者可能伴有口臭或咽部异物感,但疼痛感不明显。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必要时可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
扁桃体角化症会使隐窝上皮过度角化,形成白色砂砾样斑点。该病症属于良性病变,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病理性白点鉴别。若影响吞咽可考虑激光治疗,日常建议用生理盐水漱口减少异物感。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能仅表现为扁桃体白膜而无明显疼痛,易被误认为普通炎症。此类感染可能诱发风湿热等并发症,需通过咽拭子检测确诊。治疗多采用青霉素V钾片或头孢呋辛酯胶囊,疗程需足量完成。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形成乳白色伪膜。确诊需显微镜检,治疗可用制霉菌素含漱液或氟康唑胶囊,同时需停用广谱抗生素并加强口腔卫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可表现为无痛性扁桃体白膜,伴随淋巴结肿大和乏力。血液检查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治疗以对症为主,如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白点持续2周不消退或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进行喉镜或病原学检查。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其进食和呼吸状况,避免因扁桃体肥大导致睡眠呼吸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