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应如何护理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新生儿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喂养方式、消毒用具、避免交叉感染、局部用药等方式护理。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进食困难等症状。

哺乳前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棉签轻柔擦拭新生儿口腔黏膜,重点清洁颊黏膜、舌面等易残留奶渍部位。避免使用粗糙布料或过度用力,防止黏膜损伤加重感染。每日重复进行2-3次,操作前家长需洗净双手。
母乳喂养前用温水清洁乳头,奶粉喂养需现配现用并严格按比例冲泡。每次喂养后让新生儿喝少量温开水冲洗口腔,减少奶液残留。家长需观察新生儿进食量,若因疼痛拒食应及时就医。
奶瓶、奶嘴、安抚奶嘴等每日煮沸消毒10分钟,或使用专用消毒器处理。衣物、毛巾等单独清洗后暴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家长接触新生儿前需用流动水洗手,避免通过手部传播真菌。

患病期间减少亲友探视,成人若患有手足癣、阴道念珠菌病等需避免接触新生儿。母亲若乳头皲裂或疼痛,可能需配合使用抗真菌药膏。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
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或选用碳酸氢钠溶液局部擦拭。禁用成人含漱药物,涂抹药物后30分钟内避免哺乳。若合并发热或斑块扩散,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期间注意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与尿量,保持室内通风干燥,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高糖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症状缓解后继续巩固护理3-5天,定期复查口腔黏膜情况。鹅口疮易复发,日常需持续做好预防性清洁,若斑块增厚或出现出血倾向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