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如何检查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282次浏览

关键词: #甲型肝炎 #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出现急性疾病,怕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劳、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

【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外周血液常规白细胞一般减少或在正常范围内I,轻度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比例增加,病程早期尿中尿胆原增加,黄疸期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增加。肝功能检查以血清ALT,AST,总胆红素水平检测最为有用,有研究显示甲型肝炎患者的ALT平均峰值可达1952IU/L,AST可达1442IU/L,多数显性感染者伴有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升高。

2.病毒学指标:

(1)抗-HAVIgM: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其出现与临床症状和检验指标异常时间一致,第二周达到高峰。一般持续8周,少数患者可达6个月以上。但个别病人病初阴性,2-3周后方检出阳性。因此,临床疑似甲型肝炎,抗-HAVIgM阴性应重复1~2次,以免漏诊。目前,抗HAVIgM是早期甲型肝炎诊断特异性高的指标,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抗-IAVIGG是传统感染的指标,是保护性抗体,可以保护人体再次感染,因此可以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易感染者。

(2)抗HAV-IgA的检查:IgA型抗体也称为分泌型抗体,主要存在于眼泪、唾液、尿液、胃液、乳汁、鼻腔分泌物中,胃液中的IgA可以排放在粪便中,在甲型肝炎患者的粪便提取液中可以检测到抗HAV-IgA。可作为甲型肝炎的辅助诊断。此外,粪便中HAV的检测和血清甲肝核糖核酸(HAVRNA)亦有诊断价值,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总之,对有典型症状的可疑甲型肝炎患者,伴转氨酶明显增高,可进一步查抗HAVIgM即可明确诊断甲型肝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